凌晨3点,我盯着“网创科技有限公司”的付款页面,手指悬在确认键上发抖...
屏幕蓝光刺得眼睛发酸。3980元——这是我最后一点存款。那些“月入十万”的案例视频还在循环播放,导师西装革履站在豪车前的画面在脑海里闪回。万一是个骗局呢?这个念头像冰水浇透后背。后来我才懂,当时没按下支付键是何其幸运。
藏在工商信息里的魔鬼细节
翻遍天眼查数据时汗毛都竖起来了。这家宣称“孵化百万收入学员”的公司,参保人数竟然只有5个人!注册资本500万实缴为0的刺目黄标,和官网上“国际创业智库”的称号形成荒诞对比。更惊人的是,某投诉平台堆积着237条未处理纠纷,最新日期就在上周三。
学员血泪浸泡的课程表
通过七个维权群拿到内部资料时,我气得笑出声。标价29800元的“总裁私董课”,讲义里赫然写着抖音搬运教程。王女士的聊天记录截屏至今让我后背发凉:“老师说坚持发三个月就能爆单,我每天剪视频到两点,换来的只有32个播放量”。她抵押了娘家给的嫁妆首饰。
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跳火坑?
在深圳见到李哲时,他刚结束第18场线下招商会。酒店水晶灯下,他手腕上的理查德米勒腕表反着冷光。“痛点要扎得见血”他抿着红酒说,“宝妈怕穷,大学生怕失业,中年人怕被淘汰...”
舞台暗处蹲着调试设备的实习生。这个00后男孩告诉我,那些收款截图都是PS的,豪车是租的,连学员感谢视频都提前写了脚本。他每月工资3800。
比知识付费更残酷的真相
真正让我失眠的是张律师提供的案件卷宗。某学员借网贷交的69800元学费,最终换回12节录播课和3次群发鸡汤文。法院判决书第7页用加粗字体写着:“成功案例无法举证真实性”。讽刺的是,该公司当月又新开了四家分公司。
三条保命鉴别法则
现在看到“躺赚”“暴利”这类词就条件反射皱眉。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值千金:
- 查企业征信报告比看官网重要十倍
- 要原始合同别信口头承诺
- 凌晨两点突击看学员群活跃度
上周在杭州见了个神秘人物。老陈的钉钉里有83个正在盈利的虚拟资源项目,工作室藏在菜市场二楼。他桌上堆着发黄的笔记本:“2018年我就退出了网创科技,他们教的抖音书单号玩法早过时了...” 窗外的煎饼摊滋滋作响,他递给我U盘时眼神像穿越丛林的老猎人。
零成本试错沙盒
何必当待割的韭菜?这些路子正在悄悄发酵:
■ 海外小众平台的测评代写
■ 给AI绘画作品配奇幻文案
■ 重建90年代怀旧素材库
老陈的团队最近迷上训练方言语音包。粤语骂人音效包在某个游戏论坛卖疯了,成本不过是隔壁肠粉店老板的录音。
当潮水退去时
再次点开网创科技直播间已是半年后。同样的西装导师,同样的财富故事,在线人数却少了三分之二。弹幕飘过句扎心的:“老师您自己公司参保名单咋就五个人?” 主播表情瞬间凝固的样子,比任何防骗宣传片都深刻。
某些所谓创业导师就像街角魔术师。当你发现他袖子里藏着磁铁,舞台下的托儿在打暗号,那些奇迹瞬间就变成了拙劣的把戏。真正的财富密码从来不在付费课程里,它在你测试第37版话术时的灵光乍现,在凌晨四点修复BUG的手指茧里,更在识破镰刀时的凛然转身中。
原创文章,作者:网创智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14wc.com/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