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开始的旅拍vlog指南,从0开始用视频记录生活

零开始的旅拍vlog指南,从0开始用视频记录生活

零开始的旅拍vlog指南,从0开始用视频记录生活-1

课程内容:

1【宣导片】从零开始的旅拍vog指南.mp4

2 01:vog制作的基础流程.mp4

3 02:哪些设备更适合户外的拍摄.mp4

4 03:视频拍摄的基础知识.mp4

5 04:vog中arol部分的构图和切镜.mp4

6 05:vog中aroll部分的转场技巧.mp4

7.06:vlog中的broll及其作用.mp4

8 07:风景broll的构图&运镜技巧,mp4

9 08:broll的加减速技巧.mp4

10 09:人物broll的构图&运镜技巧,mp4

11 10:人物与风景的搭配技巧.mp4

12 11:美食broll的构图&运镜技巧,mp4

13 12:户外6种空镜转场的运用.mp4

14 13:户外3种遮罩转场的运用.mp4

15 14:利用快慢节类的变化把琐碎的日常拍得更有趣.mp4

16-15:如何让旅拍作品更有画面空间感.mp4

17-16:音乐和视频卡点的进阶知识点.mp4

18-17:旅拍时该如何合理运用拍摄及剪技巧.mp4

19-18:什么样的vlog或旅拍作品会更吸引观众.mp4

掏出手机就能干这事儿

旅行箱轮子咕噜咕噜响的时候你突然想留住眼前这片海,手机镜头对着浪花却拍出晃来晃去的碎片画面,明明朋友圈里那些大神拍的vlog看着特带感,自己折腾半天连基础流程都搞不明白确实让人泄气,设备清单里那些云台稳定器运动相机看得眼花缭乱,其实背包侧袋里的智能手机配合三分钟就能掌握的防抖手势已经能解决户外拍摄百分之八十的难题。

构图框住的故事感

早餐摊蒸笼冒出的热气在逆光里变成金线,这种两秒钟的broll空镜比二十分钟絮絮叨叨的解说更能传递早市烟火气,第七课和第九课里反复强调的黄金分割点构图在拍煎饼果子师傅撒葱花时特别灵验,手机贴着油锅边缘低角度仰拍,让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和淋酱汁的弧线占掉画面左下角那个魔力交叉区域,背景虚化掉的排队食客自然成为流动色块。

转场魔术的破绽

遮罩转场里树叶缝隙闪过的雪山镜头看似高级实则只需要在第十三课教的三步操作,关键点在于前个镜头结束时必须定格在手掌完全张开的状态,后期软件里那个圆形遮罩才能严丝合缝跟着动作轨迹走,很多新手总抱怨转场生硬其实是忽略了第六课强调的预留动作缓冲帧,拍人物转身离开的镜头非得让人物彻底走出画面边框再停,留足五秒素材给剪辑时做速度曲线调整的空间。

日常琐碎变胶片

地铁闸机刷卡声和咖啡杯碰撞的叮当完全可以成为第十四课讲的节奏切换锚点,通勤路上那种重复性场景通过突然的升格慢动作反而制造出荒诞诗意,二百四十帧模式下飘落的梧桐叶像在糖浆里游泳,接着切回正常速度时地铁进站的呼啸就有了爆破感,这种不需要旁白解释的情绪转折比精心设计的台词更有记忆点。

空间把戏的机关

第十六课提到的纵深陷阱在古镇石板路场景里特别好用,前景摆个虚化的竹编灯笼架,中景对焦举着糖画的游客,背景带半扇褪色的木窗棂,三层景深自动把二维屏幕撑出立体感,拍摄移动镜头时故意让前景障碍物快速掠过镜头制造速度错觉,这种成本为零的技巧比买什么广角附加镜实在多了。

音乐踩不准的救星

卡点剪辑总对不上鼓节拍的新手该翻烂第十七课那个波形图对照章节,重点不是让画面跟着每个鼓点跳恰恰,贝斯重音出来那半秒切个海浪拍礁石的全景,吉他扫弦时插三帧咖啡馆拉花过程,这种错位匹配反而比机械卡点更符合人类观看时的神经反射节奏,背景乐里有三角铁轻响的瞬间刚好拍到冰糖葫芦糖霜碎裂的特写简直绝杀。

算法偏爱的秘密

第十九课拆解爆款视频时提到前七秒必现高潮画面的潜规则,开场可以是蹦极坠落的慢镜头或者火锅红油沸腾的特写,千万别学电视台纪录片先放三分钟航拍城市全景,现在观众手指滑动屏幕的速度比你家微波炉转盘还快,拍猫咪炸毛的反应镜头接炒锅溅油的空镜,这种跨物种的蒙太奇反而能骗过平台算法获得推荐流量。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