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系统解析引流产品设计全流程,从概念认知(诱饵思维/真相)、类型拆解(样品试用/多步骤引导/成功展示型)到实战设计方法(7步打造高转化诱饵),教会学员通过精准设计引流产品,吸引目标客户主动咨询,提升获客效率。
课程内容:
01、1.什么是引流产品?.mp4
02、2.引|流产品的真相,mp4
03、3.诱饵思维,mp4
04、4.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1),mp4
05、5.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2).mp4
06、6.引流产品类型二:样品和试用.mp4
07、7.引|流产品类型三:多步骤引导型,mp4
08、8.引|流产品类似四:成功展示型,mp4
09、9.如何确定你的引流产品内容.mp4
10、10.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3),mp4
11、11.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4).mp4
12、12.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5).mp4
13、13.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6).mp4
14、14.如何设计让人无法拒绝的引流产品(7),mp4
15、15.为什么选择《营修七日·私享会》.mp4
高转化引流品全攻略,诱饵思维+类型拆解,七步打造高转化引流模型
引流产品那点事儿你可能根本没搞明白
好多人以为随便扔个免费PDF就算引流品,结果发现根本没人搭理,那种挫败感简直了,引流产品本质上是个心理博弈工具,得让客户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其实你早就在背后算好了账,就像钓鱼得知道鱼爱吃什么饵,不同品种的鱼口味还不太一样,有些就爱吃蚯蚓,有些非得用活虾,做生意也是这个理儿。
诱饵思维才是藏在背后的操盘手
你以为客户真是冲着免费来的吗,太天真了,他们想要的是解决某个具体痛点的那种即时满足感,比如美容院送的小样套装,表面看是试用装,实际上故意选了能让皮肤立刻变滑的半瓶精华,用了两天效果明显,等用完那天浑身难受,自然就跑回去办卡了,这种设计需要对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拿捏得特别准。
样品试用型就得让人用了就上瘾
火锅店送的那碟麻辣牛肉,分量少得刚够塞牙缝,辣味后劲却足得要命,吃完嘴巴着火似的到处找饮料,服务员马上端着酸梅汤过来推荐充值活动,这种钩子设计讲究的就是短平快,千万别给完整解决方案,要留个口子让人心痒难耐。
多步骤引导玩的是心理催眠术
有个卖理财课的案例特别绝,先送你个财务健康测评表,填完跳出个吓人的风险评级,紧接着弹出个9块9急救包,付款后第三天推送个直播链接,主播在镜头前拿着你的测评结果说问题有多严重,最后顺理成章推出万元年度服务,整个过程像下楼梯似的,一步接一步根本停不下来。
成功展示型全靠视觉冲击力
装修公司最擅长这套,搞个VR样板间体验,戴上眼镜瞬间看到自家毛坯房变成豪宅的效果,墙角还飘着材料环保认证证书,这种眼见为实的震撼比说一万句都有用,关键是要在客户最焦虑的时刻展示,比如刚收房的业主群里发,转化率高得吓人。
七步设计法照着抄就能出效果
从定位客户痛点到设置行动钩子,整套流程像组装乐高积木,比如教烘焙的工作室,先找出小白最怕的十种翻车场景,针对性地设计三天免发酵面包课,报名就送定制酵母和失败保险券,听着就让人安心,再到后续的主产品衔接环节,让客户不知不觉从占便宜变成真付费。
千万别在价值包装上偷懒,同样的课程换个名字效果差十倍,"新媒体运营指南"肯定不如"百万大V都在用的爆文生成器",封面图得做成红包裂开撒金币的动图,详情页里埋五处以上客户见证截图,这种细节堆砌才能制造非理性冲动。
测试环节最容易被忽略,某教育机构在抖音投了三个版本引流课广告,A版强调名师,B版突出速成,C版渲染限时福利,跑了两天数据发现家庭主妇群体对C版点击率高出47%,立马调整投放策略,这种实时优化能力决定你的投产比。
避开这些坑比学技巧更重要
见过太多人把引流品当正品卖,送个30分钟咨询非要展示全部方法论,结果客户听完觉得问题全解决了谁还买单,还有选错流量池的,高端私教课跑去拼多多发优惠券,领券的都是想九块九买劳力士的群体,转化率不到0.3%纯属浪费钱。
后端承接体系没搭好更是灾难,某知识付费平台通过9元训练营引了上万流量,结果客服号朋友圈刷屏卖莆田鞋,社群运营只会机械转发公众号链接,这种断裂的漏斗系统让前期投入全打水漂,好比你费劲吧啦把鱼群赶进网箱,结果网底是破的。
真正赚钱的玩家都懂得计算用户终身价值,有个母婴品牌送99元待产包看似血亏,但锁定孕妈信息后,每月按孕期推送定制商品清单,光尿不湿就复购了两年,这种长线思维才是引流品的终极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