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大学生千万别碰的3类“伪赚钱”渠道

小心!大学生千万别碰的3类“伪赚钱”渠道

小心!大学生千万别碰的3类“伪赚钱”渠道

食堂排队时刷到朋友圈广告——“宿舍躺赚五千!点击领取秘籍”,我差点把豆浆泼手机上。三年前我也信过这话,结果倒贴半个月生活费。今天咱不聊怎么赚,专扒那些披着羊皮的狼,毕竟有些坑躲开就是省钱

记得大二暑假,我被拉进个“电商助力群”。群主晒着日结800的转账图,任务简单到发指:给指定店铺刷好评。押金300换回两单“佣金”20块,第三天群主头像就灰了。后来才知道,这种局专盯急着用钱的学生——让你先交钱的“兼职”都是耍流氓

小心!大学生千万别碰的3类“伪赚钱”渠道

更恶心的是金字塔游戏。室友曾被忽悠加入“创业社团”,会费199教“人脉变现”。实际就是发展下线抽成,连亲学姐都坑。当你发现要赚钱必须拉同学入伙时,快跑!这玩意轻则众叛亲离,重则涉及传销。

还有那些挂着“高薪实习”名头的收费培训。某机构承诺学完PS接单月入过万,可5980的课程全是百度能搜到的免费教程。结业后甩给你个外包链接,单价10块修100张图。技能学习本没错,但还没挣钱先掏学费的,九成是割韭菜。

为什么这些套路总找学生?

咱们有大量碎片时间,又缺社会经验。骗子就爱这三点:想快速暴富、怕错过机会、轻信熟人推荐。上次校门口扫码送玩偶的活动,转眼就有人接到网贷电话——免费的往往最贵

毕业散伙饭上,隔壁班老李吐真言:“大学四年被坑的钱够买台MacBook,早知道该死磕写作投稿。”他靠给科技媒体写评测,现在月均稳定四千多。重点是什么?所有让你先付出金钱、消耗人际关系的“渠道”,本质都在转移风险。


现在我看见“轻松致富”的标语就想笑。真正靠谱的路子往往朴实:家教要备课到凌晨,做PPT接单得反复改稿,就连跑腿代取快递都得看天气。那些躺在宿舍动动手指赚大钱的童话,拆开全是带刺的包装纸。记住啊同学——有些钱不碰,比你能赚多少更重要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