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后期系统课:基础修图+系统调色+人像精修(19节课)实战手册
零基础如何开启摄影后期通关之路
第一次打开Photoshop时密密麻麻的工具栏让我头皮发麻。图层蒙版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调完色的照片导出就变样?这套《摄影后期系统课:基础修图+系统调色+人像精修(19节课)》居然用ACR批量处理解决了我80%的调色卡点。原来只需要掌握三个核心模块——基础修图构筑地基,系统调色掌控全局,人像精修打磨细节。
必备前期准备清单
- 软件配置: Photoshop 2020以上版本+Adobe Camera Raw插件
- 硬件建议: 色域覆盖99% sRGB的显示器是调色刚需
- 文件管理: 建立RAW素材库与PSD工程文件夹分级体系
- 认知重置: 抛弃手机滤镜思维,理解参数联动逻辑
19节系统课全流程拆解指南
课程内容:
[1]-ACR批量调色(上)基本光.mp4
[2]-ACR批量调色(中)配色与预设.mp4
[3]-ACR批量调色(下)局部分区调色.mp4
[4]-基础修图(PS界面认识与设置).mp4
[5]-图层与蒙版(核心功能).mp4
[6]-精细选择(抠图工具).mp4
[7]-色彩的三大属性(色相饱和度工具).mp4
[8]-黑白上色-调色原理(曲线工具).mp4
[9]-风格-影调的重要性(色阶工具).mp4
[10]-图层混合模式(高级算法)通透度.mp4
[11]-通道调色-照片暗部太脏的问题.mp4
[12]-其它辅助调色工具.mp4
[13]-Ai修图、人体塑性(液化工具).mp4
[14]-人像精修(中性灰).mp4
[15]-人像精修(双曲线+饱和度观察层).mp4
[16]-人像精修(高低频磨皮).mp4
[17]-最后的综合操作.mp4
[18]-【其它】为什么有的原档打开会很黑.mp4
[19]-【其它】关于调色后导出会偏色的问题.mp4
阶段一:ACR批量调色三板斧
- 光影定基调:全局曝光校准与高光阴影重建(对应课时1)
- 色彩方程式:HSL联动法则打造电影感预设(对应课时2)
- <strong]分区突破法:渐变/径向滤镜局部润色技巧(对应课时3)
阶段二:PS核心功能深度解锁
- 工作流革命:自定义面板与快捷键配置(对应课时4)
- 无损编辑秘诀:蒙版嵌套与图层组管理(对应课时5)
- <strong]选择即效率:通道抠图应对复杂毛发边缘(对应课时6)
阶段三:调色原理具象化实战
- 色彩三维度:色相环战争与饱和度平衡术(对应课时7)
- 曲线控制论:S型曲线增强画面呼吸感(对应课时8)
- <strong]影调定风格:色阶直方图诊断曝光病症(对应课时9)
高频技术难题破解方案
Question:为什么中性灰修图总显得假面?
答案藏在课时14的观察层搭建法里。新建50%灰图层改为柔光模式,配合阈值调整层定位瑕疵,这才是商业级修图的核心。
Question:双曲线和中性灰究竟怎么选?
课时15揭示本质:皮肤纹理保留选双曲线,极致光滑需求用中性灰。关键在于新建饱和度观察层强化瑕疵对比度。
Question:高低频磨皮为何破坏质感?
课时16的混合器画笔补救技巧是重点。高频层用表面模糊而非高斯模糊,低频层用硬边画笔取样才能保住毛孔细节。
人像精修工业化流水线
第17课的综合操作演示震撼到我。从RAW导入到成品输出,九大核心工序环环相扣:
- ACR初调: 镜头校正→基础曝光→降噪预处理
- <strong]精修四重奏: 液化塑形→瑕疵清理→肤色统一→光影重塑
- 输出陷阱规避: 转换配置文件→锐化输出→元数据嵌入
当看到第19课解决导出偏色问题的方法,才明白色彩空间转换比调色本身更重要。Adobe RGB转sRGB时勾选补偿渲染意图,配合关闭ICC嵌入,从此告别色差噩梦。